“很奇怪吗?觉得淑书太单纯,不谙世事?
那我问你,你可知道为什么在水班三十六堂职官里,是【朝奉郎】这一行贡献了最多的【直岁堂官】?”
不等王澄想出答案,他便自问自答道:
“因为我们这些【朝奉郎】,求的并不是一个‘财’字,而是一个‘信’字啊。
一切交易的基础都是诚信!
一个‘信’字在我们【朝奉郎】眼中比命还要重。
二十年前闽州治四恒银号因为投资海贸,遭遇海难大伤元气,不得不惨淡结业。
东家却依旧租赁门面坚持票据兑换,收回本钱庄的银票,退回顾客的银子,一直坚持了十几年,直到兑完所有的票据。
出门在外,凭着我们【朝奉郎】的金字招牌就可以在任何一家钱庄赊欠银钱百两,到现在为止从没有任何一次违约!”
王澄对比礼乐崩坏的另一个世界,顿时肃然起敬。
也终于明白过来,自家师父为什么这么被人敬重。
一个“前辈”本事大不算什么,本事大还讲规矩,那简直就是所有“蝼蚁”眼中的梦中情辈。
王澄从儒家典籍中学过孟母三迁的故事,也从小就听大人说跟着啥人学啥人,“跟着巫婆跳大神”、“跟着五六鬼,学个马六神”。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