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子是民间老百姓的一大乐趣,听说书也是人家愿意,故事也说了纯属虚构,你一个小举人何必对号入座呢?
到底是吃了个闭门羹。
何止是小举人对号入座,不少男人都破了防。见不得男子成了故事中的丑角,更见不得故事中的丑角全是男子,问到说书人,问到戏班子,问到书铺老板,那就是“我这是故事啊!”
男人们狰狞了脸:可你这故事太真实,太刺激,太离谱了啊,那个当爹的简直偏心到极致了,还有那个哥哥,也是气死人不偿命,你和我说是虚构的?我们有子有女的男人走出去,都怕被人说是不是偏心儿子薄待闺女了?
可恶!
第47章
朝廷已经言明了态度,前朝那么荒唐都不搞文字狱,我大周河晏海清,当然更加自信,文字狱,那是碰都不会碰的!
官家也说了,不必小题大做,既然以前那些故事女子们都没意见,那这么一个故事,男子又何必有意见呢?哦你有意见,你该不会也偏心了儿子所以被戳破了就破防了吧!
诶,还别说,真有可能的。现在那些偏心儿子多年、薄待女儿多年的父母们,哪个不心虚,哪个不害怕啊。万一哪一天真就这样了呢,落得个家破人亡下场,和那赵员外一样,不争气的儿子败了家,有用的女儿反而抓不住,那岂不是一辈子一场空?
除了这些从故事中得到教训的父母,其实讲道理的人也还是有不少的,这些观众们都看不惯那个爹,一见有赵员外出场就高呼“偏心眼的老东西来了”。
本朝也讲究个报应一说。这赵员外厚此薄彼,也算恶有恶报。谁让他旱涝不均呢,也是活该。
女人们看故事的角度和男人们是不一样的。他们还是第一次接触到这样的故事,以往的话本子,多是才子佳人,佳人出身富贵,与才子私奔;佳人出身青楼,用卖身钱资助书生赶考;佳人出身天庭,那也得和凡人成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