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裴莺开始着手炼钢之事。
第159章
炼钢并非一件容易的事,
裴莺大致记得不同时代的炼铁方法是不一样的。
中国在春秋末年开始步入铁器时代,时间推进到秦朝时,人们尝试将铁矿石和木炭相互夹层,
而后一同放进炼铁炉中,
以此得到了杂质较高的熟铁。
后来到了汉朝,
冶铁技术精进,
相继出现了“百钢法”和“炒铁法”,也就是这个时代,
比生铁更韧、比熟铁更坚硬的钢开始出现。
不过由于冶铁方法相对落后,
工序复杂不说,
此时炼出来的钢质量远不如后世好。
时间再推进到南北朝,
被录入《天工开物》的灌钢法出现了,此法将熔化的生铁液灌到熟铁上,通过生铁和熟铁之间的碳差生产钢,
钢的质量相对于汉朝时有了质的飞跃。
而当时间来到明朝,
灌钢法被改良,
出现了延续至今还在使用的“苏钢法”。此法是将生铁放在炉口,
待其融化滴入炉内,
和里面的熟铁发生反应。
这个过程有点像酸碱中和的滴定实验,可以相对精准的控制两方的比例,进而影响碳铁中的含量。
裴莺看着小本本上列出来的一个个办法,首先用炭笔划掉了“百钢法”,
“太慢了,
一块铁片打几年,哪有那般多的时间。”
“炒铁法工序好像很繁琐来着,
算了……”裴莺自言自语后,又提笔将“炒铁法”给划掉了。
如今怀古关处的荆州军大胜雍州和益州联军,
东门关陷入僵局,从某种程度来说战事稍歇,因此并非真要当忠臣的霍霆山难得闲了下来。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