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方子业的话很有嚼劲,方子业刻意提了京都协和医院。
注意,是京都协和医院,不是华中的协和医院。
李永军教授在京都协和医院就打算改良这个器械的,只是没有施展开。
方子业是捡漏,代表着鄂省也是捡漏,并非是李永军教授在鄂省期间的完全原创。
“此话句句属实!~”方子业点了点头!
“李老师,这个事情你也清楚始末,您也该说几句呀。”
“微型循环仪的改良思路,本来就是来自于您。”
李永军此刻阴部内动脉抽得有点狭窄,看了一眼方子业:“这个思路虽然是我先提的,但我没能应用。”
“是我学生带着他与方教授一起推定出来了具体的实施细节,我只是提了一个想法。”
“方教授还是太过于谦虚了。”
李永军没有拒绝,因为这就是事实。
可李永军也没有居功,这件事已经成为事实,方子业的国奖都领了,他不可能再去翻什么。
再则说,如今的微型循环仪发展如此迅速,普及如此之广,作为提出人的李永军,内心也是很满足的。
自己的学生是既定受益者,他更不可能去翻案把方子业摘出去。
因为方子业的贡献是永远无法磨灭的。
更何况,方子业连基础肿瘤实验都可以“干翻”,万一真的和方子业抢什么,被方子业搞成他是‘碰瓷’的,实在得不偿失。
李永军也没有这样的想法。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2页 / 共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