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军恰到好处地出现了。
这支生力军加入,顿时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武军的防守阵线终于被击溃,主将高飞身受重伤,不得不带兵撤退。
明、鼎联军衔尾急追,在这场拼速度的战斗中,孤军深入的武国左路军在撤退途中还遭受到无数骚扰和埋伏,没有一天不在战斗,这导致军队战斗力锐减,甚至还出现了斩杀不尽的逃兵,就连高飞也几近绝望。
幸好这时李错又是带着军队适时的出现,给了追袭而来的明、鼎联军迎头痛击,最后亲自断后,掩护友军撤退。
见到没有便宜可占,明军也只是远远吊在武军的深身后,一直跟到了最初的边境线为止。
至十月三日,武国与明国的第一阶段战争正式宣告结束。
在这次历时不长但影响深远的战争中,明国至少损失了三十万正规部队,北方数城不是不战而降,就是惨遭血洗,百万战区民众流离失所,近年来不断占着翔国和鼎国小便宜的明国,终于连本带利的把吃进去的全都吐了出来。
而相对明国,虽然在接下来的南征中遭到重大失败,在这次战斗也是损失了近十万的军队,新任大元帅萧卓翔战死,但是因为吞并了翔国,武国获得了无比巨大的资源,综合国力大大提升,这些损失依然是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所以武王非但没有命令撤军,反而是再次整合了二十万军队,前来增援南方军团。
而这一次的代理元帅,武王没有任用在这次战争中表现异常出色的升任左骁卫大将军的李错,而是任用了武国左侯卫大将军萧山。
虽然在资历上萧山也足以服众,但是从战绩来说,实在比不上一直在参加战斗的左右骁卫、左右卫、左右武卫等大将军。毕竟他近十年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