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信纸,落款赫然是蔡先生。
信件的开头,是蔡先生一如既往和煦如春风般的问候,紧接着。
“子瀚吾兄惠鉴:近日得获汝于西安关中大学所著《基础机械工程》等三书,捧卷细读,深觉精妙!能将西方工科之精要,化繁为简,深中肯綮,且文笔晓畅,切中吾国实业救国之需,实乃嘉惠士林之盛举。吾尝忧心于青年学子耽于空谈,今见此书,如逢甘霖,甚慰甚慰!吾兄远见卓识,躬行实践,实在叫为兄惭愧。”
“此诚为不幸中之小幸。经过艰难斡旋,英法等几国政府终于松口,同意继续支付部分庚子赔款,且特指明此款项专门用于资助中国学生公费留学欧美之用!款项虽仍带屈辱色彩,然若能专用于派遣学子求学西洋实学,培育本国建设亟需之人才,亦不失为一件幸事。”
“至于国民政府方面……子瀚吾兄当知其中积弊。彼等挪作他用之可能甚大。故专款专用,反成无奈之保障,庶几可确此批民脂民膏,真正用于学子求学之途。然其具体选拔、派遣事宜,必多波折,吾等亦将继续奔走尽力为之。”
秦浩心中感慨万千。他深知弱国无外交,能够在这黑暗泥沼中,为未来的中国争取到一丝微弱的亮光,其艰难与意义,难以言表。
他立即提笔回信,先是谦逊地回应了前辈的赞誉,更重点表达了对蔡先生等人不懈奔走、为国争来此宝贵机会的深深敬佩。
书信往来间,冬去春来,1929年的春风拂过古老的关中大地,新芽初绽。关中大学也迎来了新的学期伊始。按照惯例,开学前照例要召开全体教师大会,部署新学期的教务工作。会议伊始,气氛尚属平和。
然而,当一个瘦削清癯、穿着素色长衫的身影,在秘书引路下悄然步入会议室,并在预留的主位旁落座时,秦浩心中警铃大作——来者正是省党部委员岳维山!
岳维山面带微笑,眼神却锐利如鹰隼,缓缓扫过在场的每一位教师。
寒暄过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