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好生繁华,咱们县城里的酒楼也不过如此。”
绸衫汉子见是读书人夸赞,心下颇受用,道:“你们左右逛一逛就晓得,银号,典当,铁器行,酒楼,茶馆,哪一样比县里逊色。”
魏先生不解道:“小生最尊崇经世致用的学问,也曾走过不少村镇,离县城比较近的,一般来说还过得去,离县城几十里开外的,破败的很多,长乐村却如此热闹富庶,这却是为何?”
绸衫汉子下首坐着一位客官,满脸络腮胡,闻言笑道:“咱们长乐村地处兰溪、寿昌、龙游三地要津,自古以来驿道四通八达,做买卖那是便利极了,单单咱们一桩药材买卖,浙中泰半的药材要在咱们长乐村交割。”
魏先生赞道:“几位大哥都是做药草买卖的,功德无量,好魄力,圣贤说的好,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便唤店小二来给邻桌添一大坛子好酒。
那几位汉子承他的情,谈得越发入港。
坐首位的绸衫汉子道:“说起来,咱们村子兴旺,本朝开国的诚意伯居功至伟,他老人家按北斗七星在村里挖了七口井。”
络腮胡子的汉子接嘴,道:“可不是,七星佑,日月兴。”
绸衫汉子得意道:“诚意伯布的风水啊,高明得很,要不怎得高隆村那几位东家手握着草药货源,又有大笔本钱,倒情愿赊些本钱与我们长乐村的行商去贩卖,平白分润了好几成红利给我们。”
络腮胡汉子道:“这也该是咱们长乐村聚财。”
一桌的行商汉子尽皆大笑,显得极为快意。
魏先生道:“高隆村?又在哪里?听上去离得不远吧。”
绸衫汉子见魏先生一行人只是青年书生,也未起防范之心,道:“咱们这地界,方圆数十里只有两个村子,这高隆村说来也奇,离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