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突然想到一个可能,何秀才和小金掌柜不认识路,会不会根本没到过长乐村,他们走错路了,去了另外一个地方以为就是长乐村。于是我去了村里的酒楼,打听到长乐村附近不到两三里地,真的还有另外一个村子叫高隆村。”
“进了高隆村,我当下就想去牌坊向西第三户人家看一看情形,却怎么也找不到,若非诸葛先生带路,我们还到不了这里,在这个厅堂,瞧见了这么一幅山水,我相信我的推测是对的,何秀才他们看到的画就是如今墙壁上挂着的这幅。”
“可我还是满心疑惑,我们进高隆村是靠人指点,进来之后根本找不到路,何秀才他们就算是误打误撞进了村,他们又是怎么能来到这里?”
诸葛伯均沉吟了一会,道:“何秀才失踪,是中秋节后一日,中秋节大摆宴席,因此节后疏忽,还是有可能被他们误闯进来。”
魏先生道:“如此还要请那看门的哑仆来问问,有劳六员外给我们做个通译。”
那哑仆躬身立在中庭外,诸葛岘朝他招招手,他便疾步趋前。
魏先生神情凝重,问道:“我来问你,中秋节后一日,有没有一位身穿湖蓝绸衫的书生和一个身材微胖的年轻买卖人到过此间?”
哑仆略一思索,便点点头。
魏先生接着问:“这两个人,是不是在下午未时(下午一点)左右离开?”
哑仆仍然点头。
魏先生再问:“这两个人离开后,你可还有见到过他们?”
那哑仆略一迟疑,指指西天,比划着头巾,伸出两根手指。
诸葛岘道:“戴着头巾的书生,日落西山时候,又来了一次?哑公公,可是这个意思?”
哑仆点头如捣。
大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