赦免后已经觉悟了,头发却白了大半,袖口没了云纹,只别着枚小小的“人”字木牌。
“李督管,”周明远望着墙上的《江湖安民策》,忽然笑了,“当年我总以为‘正道’在朝廷的令牌里,如今才知道,正道在百姓的饭锅里、在孩子的书声里。”
他摸出一本《清浊义学手札》,递给李长峰,“这是周明远和师侄们一同编写的教材,第一页写着‘人无贵贱,皆当学礼’——比我当年教的‘君臣之道’,更像江湖的道。”
李长峰接过手札,看见扉页上歪歪扭扭的“人”字——是流民孩子的笔迹。他忽然想起陈三虎说过的话:“江湖不是几个人的江湖,是千万个‘活着的人’的江湖。”
此刻他终于明白,当江湖的规则不再由武力和权力制定,而由“人”的需求制定,那些曾让江湖动荡的恩怨,便有了化解的根。
酉时,临安城的平价盐铺开了门。老王背着盐袋走过安民区的牌坊,看见牌坊上的字不知何时被改成了“安民坊”,落款是“临安百姓同立”。
他路过义学棚,听见里头传来孩子们的念声:“人者,天地之灵,当互爱互护……”那声音混着麦田的风声,飘向渐渐西沉的太阳。
陆沉站在安民坊的最高处,望着眼前的烟火——曾经的流民窟成了有田有屋的安民区,曾经的江湖人成了帮百姓种地、办学的“安民义士”,就连神机营的士兵,也常来帮着修水渠、搭谷仓。
他摸了摸腰间的木剑——那是张石头的儿子送他的礼物,剑柄刻着“护民”二字,比任何神兵都更让他觉得踏实。
暮色里,苏明雪抱着一摞新书走来,书页间夹着晒干的麦穗:“大师兄,阿狗说义学缺个‘武道课’老师,你看……”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