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先前出兵南越,与西凉交战,与北黎摩擦,民间便有天命不顺的流言。如今外战方止,内乱又起,才偃息的流言恐怕要卷土重来,陛下最忌讳这些。
\n
“下官与这些人并无关联。”贺今行解释说:“下官是想请盛大人给朔州卫指挥使下道命令,不便下令写封信提醒也行——请他们在平乱时,勿要直接剿灭镇压,能招安就先招安。”
\n
“招安?”盛环颂看向他,斜倚在椅子里的身体稍稍坐正。
\n
贺今行:“急报里不是说,荼州一乱,响应者众多。乱贼短短时日就能与卫军抗衡,想必有些实力。双方冲突起来,势必死伤者众,若能招安,则可免去许多不必要的流血。”
\n
“虽然朝廷还没有明文写出‘造反’两个字,但你我都应该清楚,荼州那些百姓干的就是造反的事。”
\n
贺今行:“自古以来,老百姓都是最踏实过日子的人,实在过不下去了,才会揭竿而起。若是还能有一口饭吃,有一条活路,又何必冒着杀头的风险,响应追随乱贼,与官府作对。”
\n
盛环颂懂他的意思,“你想说‘官逼民反’吧?这话要是让王正玄听见,不参你一本就算你运气好。”
\n
“是。荼州本就贫苦,近两年为了开采矿产加征徭役,为了赶造武器催迫工匠,可凉饷照征,其余赋税也没有减免,又接二连三遭逢天灾,当地人日子不知该有多艰难。”
\n
与西凉作战,秦甘路的百姓直面铁蹄,家破人亡流离失所,血泪淌于白骨,打眼看得见。
\n
宁西路的百姓虽不曾遭敌侵扰,但沉重的税赋徭役与频繁的天灾带给他们的打击,未必就比一场战争小。他们的血泪咽进肝肠,浸烂了肚腑,才叫外乡人惊觉。
\n
贺今行深深地弯下腰,“朝廷应有愧,为臣亦当有愧。”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