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理寺,怎么走哇?”
\n
男人说:“我有马车,送你们过去吧。”
\n
“这,这得多麻烦你啊?”王老伯犹豫。孙女抱着他的大腿,仰视这个过分好心的陌生人:“谢谢你,但你给我们指路就行,我和爷爷自己能走。”
\n
“小姑娘还挺警惕,但你知道,从这里到顺天府有多远吗?你俩腿着去,到中午也不一定能走到。”男人低头,微笑着解释:“我姓齐,叫齐子回,曾在稷州的西山书院当教书先生。小西山你们应该知道吧?”
\n
孙女不是稷州人,听乡亲说过两回这个书院,但还是不信:“爷爷,不能随便跟着陌生人走。”
\n
齐子回失笑,侧身指向不远处停在一起的两辆马车,“我到城门来,是为了接小西山的李学监和几个学生。你们要是不信我的身份,不妨去问问他们。”
\n
那边车上师生一共六人,在入夏时去宁西路游学,结果遭逢暴乱,经历了不少挫折才从朔州逃出来,进入京畿。因盘缠行李被抢,不得不就近投奔昔日的同僚。
\n
“可是李兰开李先生?”王老伯连忙伸头张望。那年重明湖水患,李先生代表西山书院来接济乡亲们,他是见过的。
\n
“除了他还能有谁?”齐子回终于说动这对祖孙,跟着他去见李兰开。
\n
异地逢老乡,各有辛酸泪。
\n
李兰开衣衫褴褛,疲惫消瘦,仍先行询问老人:“敢问老伯遭遇了何等冤屈,不惜从稷州上京来申冤?”
\n
王老伯说:“不是我自己,是我们小贺大人,他被大大地冤枉了。”
\n
“小贺大人?可是贺今行?”李兰开勉励这一届学生时,总是说起上一届的并蒂双元。得了肯定的回答后,也跟着担忧道:“他怎么了?”
\n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