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奇还想跟王傲然一对,不过周志国却阻止了他,周立奇只好听从父名,跟自己的老爸组成了一对。
塔塔和霍达还有莫斯卡组成了一对,消失在王傲然的视野中。现在只剩下郭小康和郭大贝两人,跟在王傲然的身后。这两个人一点自保能力都没有,只会回忆和预测,王傲然摇摇头,看起来又要成为这两个人的贴身保镖了。
王傲然说道:“你们对阴阳师了解多少?”
“没了解多少,只是从漫画上面看来的。阴阳师,简单而言,就是占卜师,幻术师。他们不仅懂得观星宿,相人面。还会测方位,知灾异。画符念咒,施行幻术。对于人们看不见的力量,例如命运、灵魂、鬼怪,也都深知其原委,并具有支配这些事物的能力,阴阳师聚集起来形成的组织为“阴阳道”,日本的“阴阳道”起源于中国百家争鸣时期的阴阳五行学说。在蒙昧的科学洪荒时代,为了避免灾厄,人们总是希望能预先得知天地变迁的异动,“阴阳五行说”的出现将这一愿望变成了现实。其代表典籍就是自周朝流传至今的《易经》。
话说战国时代,有一支主张提倡阴阳、五行学说的学派称之为“阴阳家”,当时以齐国人邹衍、邹爽为主要代表。“阴阳说”是把“阴”和“阳”看作事物内部的两种互相消长的协调力量,认为它是孕育天地万物的生成法则。这正是老子所说构成世界的概念:“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随着世界的复杂多变,当一切事物二分法的简单思考方式,已经无法解释眼前发生的现象。遂衍生出新的思考模式,像“八卦”是用来表示阴阳的移动与变化,代表着各种自然现象,可以用在推算时间的推移、自然的变化以及人生的各种际遇,充满智慧的古人于是将这些现象的诠释整理成“易”,至周朝流传至今的参考典籍就是“易经”。“五行说”则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不断循环并从而变化”的理论发展出五行相生相克的观念。研究阴阳五行说,能从天体的运行的计算来制订历法,掌握世间万象。到后来,发展出专门研究天体的“天文家”、研究历法的“历数家”以及“五行家”。
公元六世纪,中国的阴阳五行学说混和了道教咒术与密教占术,传入日本。在日本登陆后,又渗透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