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酒店我倒头就睡,也不知是不是因为接了个大活儿太兴奋,这两天我总是睡不好,每天起来都头晕脑胀的。
第二天收拾妥当,我去了备塘街,一到地儿,果然发现和昨天大不一样。.整个场地变得十分热闹,各种各样的摊位支了起来,各种陶器、瓷器、甚至还有一些字画一类的摊位也混了进来.
有些摊位不卖瓷器,而是堆着各式各样的土,有些则干脆卖起了工具。
我是个锔匠,并不是正儿八经的瓷器匠人,但即便如此,这一路逛下去,也让人大开眼界。
今天来这儿逛的大都是圈内人,要么是匠人,要么是瓷器商,要么是收藏家,因此耳里听的、眼里见得,都与瓷器有关。
逛了没多久,我突然看见,有一帮人围着一个摊位,交头接耳,看起来那个摊位很吃香,也不知在卖什么。
好奇之下我凑过去,一瞧,顿时惊了。
这摊位支的比较宽敞,但上面就摆了一样东西,那东西:筷子长,小拇指粗,顶端尖细发蓝。
一般人可能不认识这是什么,只有我们行当里的手艺人才能看出来,这是‘金刚钻’,而且不是一般的‘金刚钻’。
锔瓷行有句顺口溜,叫‘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儿。’
这个金刚钻,是钻石的一种,可以细细的钻透瓷器、玉器、金器等几乎你能想到的东西,钻孔无痕,若是用其它物件代替,反而可能把孔给钻坏。
古时候的人看重金玉,不看重钻石,所以那时候锔瓷匠人,搁现在来说,那是人手拿着一颗钻石在干活儿。
大部分普通匠人用的,都是纯色或者泛黄的钻,除此之外,还有及其稀少的蓝钻头和紫钻头。
在我们行当里,蓝钻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