嘛,大家懂的都懂。这两位想回朝做官,那是万万不要想的。
相当于海龙头那种,宣慰司副使,就是职业生涯的天板了,一辈子呆在南洋。
现在已经不能叫宣慰司了,最新的称谓是南洋布政副使。南洋那一片,最大的是李元这个南洋大臣,下面的官,分别为左右布政使。都是李元亲自任命,报朝廷批准的。毕竟不是朝廷派的官,所以这些官一辈子都要在南洋了,子孙后代要是争气,读书出头,那个另说。
至于会不会形成南洋地方门阀,那是李元的事情了。说实话,这些边缘地带,朝廷还真不是特别上心。
内阁也是这个意思,只要给朝廷缴税,随便他们怎么折腾。
现在内阁和皇帝在李元身上的争议点,是要不要给他的家眷送过去。内阁是反对的,即便是张庭恩也表示了反对。
为何反对呢,理由很简单,有损皇帝仁厚之名。
承辉帝没有坚持,也没有妥协,反正先拖着呗。
皇帝和内阁不知道的是,南洋那个地方,因为缺乏合格的官员,多数被流放的官员,直接戴罪做官了。
朝廷不派人,李元无人可用,还能怎么办?只能先用着呗。
至于贾琏,就算知道了其实也无所谓,这些流放的官员,总比用当地的土著要强得多。
被流放的官员固然是没有一个无辜的,但是没有被调查的官员,又有几个是清白的呢?
只能怪那些倒霉,脑子不清楚,撞枪口上了。
缅甸方面是没银元的,不要紧,可以用黄金,用白银。
第一批价值五百万银元的黄金和白银,打折之后,换算成三百万银元,作为赔款的第一批,后续每年还要赔五十万元,还要算利息,一共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