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起价!
承辉十八年的世界注定是多事之秋,远在万里之外的法兰西,巴黎就是一个巨大的火药桶,但凡一点火星子,都能炸翻国家。
与此同时,奥斯曼帝国为夺回克里木和确定格鲁吉亚的统治权,向沙俄发出了最后通牒。
遭到拒绝之后,奥斯曼二十万大军出动,发起主动进攻。
只能说奥斯曼帝国的外交水平非常可怜,上一次还有法俄的支持,这一次中途奥地利跳反了,出兵帮助俄国。
都说春秋无义战,这个时期的欧洲,那真是毫无信义可言。昨天是盟友,今天就是敌人。
贾琏接到消息时都是承辉十九年的事情了。
过去一年的战争里,贾琏出售的军火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十月份的金布恩战斗中,苏沃洛夫指挥突击战,一度击溃了奥斯曼军队,关键时刻,只有三千人的一支精锐部队,挡住了沙俄军队的突击,猛烈的炮火和精确的射击,成为了沙俄军队的噩梦。
原本应该是一场大胜的俄军,因为这支军队的出现,打成了僵持作战。
还有一点就是新式野战炮的威力,得到了战场的检验,轻便快捷,灵活机动,高射速,这些特点在战场上展现的淋漓尽致。
这也是这次战争,两国之间打的有来有回,炮火多次在关键时刻压制俄军,挽回局面。奥斯曼军因此没有屡屡受挫的关键。
还有一个就是左轮在骑兵作战中发挥了作用,连续射击的能力,让哥萨克骑兵在侦查时吃了不少苦头。
鉴于这些原因,也鉴于战争迟迟看不到结束的可能,易卜拉欣再次被派往大周,采购一大批军火。
不是说奥斯曼帝国造不出武器,而是本土制造的价格非但更贵,反而还不好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