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用贾琏的话说,这是一个长久的买卖,做一年和做一百年的差别。
真不是看不起印度,现在的印度就是一个地理名词,不是一个国家。
好像三百年以后,这个国家本质也没啥变化。
英国人知道有这么一股走私商人在搞事情,但是茫茫大海上,想抓到人可太难了。
为了挣大钱,这个世界可不缺亡命之徒。
有一个很矛盾事情,一方面是大量的贵重金属进入国内,另一面则是央行减少了银币的发行量。市面上禁止使用白银为货币之后,民间想要交易,必须先去银行将白银换成银币,否则被发现之后,将遭到巨额的罚款,甚至要面临流放。
澳洲金矿方面也是如此,民间禁止直接用黄金交易,只能先换成银币。
为了征收铸币税,皇帝比谁都在乎这个事情。
南洋贸易的开展,国内收益最大的人有两批,一批是普通市民,他们能买到便宜的粮食,一批是达官权贵,他们能从贸易中获利。
普通人在工商业的快速发展中,同样收获了一定的好处,不过很少就是了。
贾琏当然看到了国内的贫富差距情况的严重性,但暂时也没啥好法子,好在国土辽阔,到处都能搞基建,能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
同样的问题在大周出现了,那就是京城的房价居高不下。
城墙内外的京城,呈现出两个不同的状态。
城外是随处可见的三层五层筒子楼,城内依旧是四合院为主。
对于这个问题,贾琏是一点办法都没有,总不能拆除城墙吧?外城倒是可以搞一些筒子楼,缓解一下住宅条件的,但内城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