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之下,两广的官员则比较自觉,贾琏虽然没入阁,他们依旧自觉的汇聚在贾琏的门下,只是没打出旗号罢了。
加上工部、研发厅、鸿胪寺、以及部分的青云系、一部分年轻的官员,贾琏麾下的势力其实已经相当的大了。就这,还没算张庭恩留下的势力,以及林如海麾下的一派人马。
官场上私下流行一句话,贾公虽未入阁,实为阁臣也。
这都很含蓄了,一些居心不良的人已经在私下传递,内阁乃贾不器之内阁。
也就是贾琏做人低调,皇帝还非常的信任,换成其他的大臣,早被督察院弹劾无数次了。
罪名都是现成的,拥兵自重。
其实也不少御史弹劾贾琏,只不过每次送到方颂的跟前,方颂都会把御史叫来,当面恳谈。
恳谈效果好的时候呢,御史就偃旗息鼓了,恳谈效果不好呢,御史就被调走。
被调走的御史呢,去的地方也比较统一,或者是广西,或者是新省。吏部那边也比较配合就是了,从来不会质疑。
已经有大臣在私下聚会的时候悲愤的哭诉,贾某人在官场一手遮天!
贾琏听到后就觉得很冤枉,我都做啥了,我啥也没做啊。
现在还是有人弹劾贾琏的,罪名都还不少呢,比如上班迟到早退,穿戴不整齐。
气的某江南名仕在报纸上撰文抨击贾某人,【凡御史者,为业绩弹劾大臣,每每以行为不端为罪名,抨击某年轻要员。如隔靴搔痒,长此以往,不能正朝野风气。可见,彼等沆瀣一气,狼狈为奸,蒙蔽圣听。】
然后这家报纸就被封了,这位江南名仕,第n次落榜。
贾琏能不能提呢,能提。某些毫无廉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