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承辉帝见三人默认,立刻起身:“朕乏了,就这样吧。”不给他们三个继续纠缠的机会。
实际事情是皇帝抓准了三人的脉搏,南洋税金用于移民事务,唯一受损的就是户部了,李清不站出来,还能指望林如海和方颂么?
至于李清为何不站出来呢?道理很简单,不符合个人利益。
为户部挣下来的税金,又不会进自己的口袋,何苦为了此事得罪皇帝呢?
就当没这笔钱好了!
无论如何,少了一千万的税金,内阁诸公还是很不爽的,下意识的就把怒火撒在了基层的官员身上。
林如海回来后,召集众阁臣开会,要求严查各省打着移民旗号,巧立名目搜刮民间的行为。发现一个,处罚一个,绝不手软。
真当内阁是没牙齿的老虎是吧?政令下达了不执行就算了,还敢打着旗号捞钱,内阁还要不要威信?
这个事情无话可说,瞬间内阁大臣一致,即便是岳齐和潘季驯,也没说一个不字。
督察院又来活了,还是辛苦的外差,这活不接还不行,得罪的大佬太多了。最担心的还是各路御史,真要查出问题来,他们也有失察之罪。
不过内阁提前放话,别想着官官相护,现在是督察院去查,下次就是龙禁尉查了,你们掂量着办。
有没有心存侥幸者不得而知,但内阁确实随后就统一上奏,请求龙禁尉各级部门为巡视的御史提供情报。
只能说这一届内阁威望不足,不敢冒险继续变法,却一定要抓吏治树立威望。
客观的说,这种局面未尝不是承辉帝刻意形成的。
不管谁当皇帝,都不愿意出现下一个方白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