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路上心中一直想着潼关的情形,并且反复想着如何建设泾阳。
泾阳与潼关不同。
潼关挨着函谷关,其位置就造就了潼关的人口繁盛。
泾阳则不同,泾阳处于关中平原的腹地,四周没有能够接壤的城关。
回到县府之后,乌伯真的带来了许多米面,甚至还有一袋钱,这些都是丞相府给的。
萧何将这事都交给了曹参去整理,便开始了建设泾阳的准备。
虽说泾阳没有潼关那样的位置,也没有渭南的沃田,即便是有了白渠的灌溉,想要养好田地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萧何看过此地去年的粮食收成,按照关中各县的水平来说泾阳县的粮食产出依旧是在贫县水平。
对此,萧何并不觉得这些难题会难住自己,虽说是公子扶苏调任的县丞,但此时此刻的萧何,才真正看到公子扶苏出的题目。
这个泾阳才是公子给的题。
萧何望着咸阳方向,站在泾阳县的最高处也看不到咸阳的,远望之下只能看到咸阳的北郊,在北郊一条驰道,听说这条驰道直通北方的长城。
那位叫韩信的年轻人就是从这条路去的北方。
在泾阳的这半月间,关中又下了一场秋雨,老乌除了是一个门吏,他还能做得一手好吃食。
曹参与这位老乌相处久了,才知道老乌家里有五个儿子,这五个儿子对他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负担。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