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也没跟后方镇守宁远的熊廷百商量便仓促出兵了,结果中伏惨败,他自己率着残兵逃回宁远城,锦州城随即陷落,代王和庆王一死一俘。
王化贞自知闯了弥天大祸,到了宁远便自缚向熊廷百请罪,后者本来就与王化贞不和,狠狠地挖苦了王化贞一番,随即便决定放弃宁远城,率着残余的军队,护送辽西几十万的辽民迁入山海关,实行坚壁清野的政策。
孙承宗和贾环听完王化贞讲述大败的经过,不由都暗暗摇头,王化贞贪功冒进就算了,竟然还如此天真,乃这次大败的绝对责任人,没跑了!
这时王化贞又道:“前线溃败的责任在本官,本官不否认,但是熊廷百出于私怨,迟迟不派兵支援,这才是锦州失守的原因,所以代王殉国,庆王被俘,熊廷百难辞其究。
另外,本来宁远可守,可熊廷百怯战,执意放弃宁远城,逃入山海关,将辽西拱手让给建奴,无疑使建奴兵锋可直抵我大晋天子卧榻之旁,此乃重大战略失误,故熊廷百之罪,并不在犯官之下,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孙承宗淡道:“本官又岂会只听你一家之言,接下来自当多方查证,尔等的罪与罚,朝廷自有公论。”
王化贞拱了拱手,神色灰败地道:“只求孙大人秉公上奏,臣自知必死,但非犯官之责,犯官必据理力争。”
“你可以上书自辩,无人阻拦!”孙承宗丢下一句,便和贾环离开了牢房。
此时已经夕阳西下,朔风凛烈,贾环和孙承宗登上城头眺望关外,但见左手侧是连绵群山,沟壑万千,右手侧是茫茫大海,关城就筑在这山海之间,无怪乎称之为山海关。
傍海道是华北平原通往辽东的唯一坦途,山海关扼住傍海道咽喉,乃大晋东面的第一雄关,易守难攻,女真铁骑要南下狩牧,必须先过这一关。
此时山海关的城门是打开的,仍有难民源源不断地拥入,每隔一段距离便可看到一队护送的士兵,说是护送,其实就是押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