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裂池可以看做是虫群的“编辑器”,其中包含着种种极为复杂的催化酶和各种“精华”,发育起来费事费力。
而没有解锁、研究任何基因的进化腔,反而只是一堆各种骨头、甲壳撑起的肉块,看起来还没有噬毒体大,短时间内便率先发育完成。
不过别看进化腔其貌不扬,其重要性却是不可替代的。它是各种基因、性状的试验场和研发基地。也是无数异虫兵种和建筑生产的前提。
就拿建立坑道网络必不可少的坑道蠕虫举例,想要生产状态完好的坑道蠕虫,必须要先在进化腔内激活其特有的“震颤肌蛋白”基因片段、“空管骨质”基因片段,并针对星球土质激活专有的“腐蚀液”基因片段。
接着,这些被激活的基因会在孵化场的进阶建筑“巢穴”中进行统一装配和整合,生产出对应的激活蛋白并赋予工蜂之后,坑道虫才算是可以生产了。
事实上,现实中像游戏中那样粗略、精简的科技树是不存在的。并没有主宰下达一个命令,然后孵化场变成一个巨大的虫茧,等时限一到,孵化场就啪的一下进化成“巢穴”这种事。
想要让孵化场升级,需要先在进化腔这里,进行“湿软环境”、“酸化巢穴”、“胶化卵壳”、“1级交换膜”、“排斥抑制”……等一些列的基因解锁和测试。
除此之外,像是龙狮、精灵、巨魔的优良性状,想要加入到虫群的基因链中,也得先在进化腔这里进行测试和调整——当然这是虫群的角度,异虫个体是不用那么麻烦的,许多异虫单位都有从食物中直接获取基因片段现场进化的能力。
不过此时的主宰倒也没有第一时间就让进化腔去解锁坑道网络的前置基因。
那种相对高级的单位还不急于一时。
主宰反而开始让进化腔开始试着解锁“挖掘足”、“索金霉菌”、“压缩腔”的基因。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