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顾砚声想了想说,“能解决,但是需要点时间,毕竟是管控物资,全部往外倒腾,日本人肯定会有意见,但等到南京政府成立,这就成了政府内部的事,那就有说法了,我可以找个头大的人来顶这个雷,分他点干股。”
陆博文眼睛一亮,“要是你觉得能行,不如我把沪西的纱厂都给盘下来?全体涨价?
我算了算,如果按照他说的产能拉满能到一千四百包,价格涨十块,一个月就是一万四千大洋,涨三十块就是四万二。
如果我们盘下十家,涨三十块,到时候卖到全国各地,一个月就是四十多万大洋,一年就是五百万,这还没算卖到外地的溢价,一年一百多万美元。”
现在工厂那么便宜,这可是帮人解脱的好时候。
“可以,你去接手,但别都挂在你的名下,登记的太显眼了,日本人那面子上不好看,记你手下的名字,一人一两家。”
确实是个好时候,这事情早了不行,晚了会被人抢走,也就南京伪政府还没成立这个时间点最合适。
“行,那我就全盘下来,沪西不够,闸北还能找。”
“闸北的事情让何芸来,沪西的谈一谈就够了,你还得出去呢。”
“好好好。”
顾砚声和陆博文接着逛,有顾砚声陪着,一天时间,两家面粉厂,一家修理厂,一家纱厂加又买了一家纱厂的场地全部确定。
刚好纱厂的管事能派上用场了,跟着外国工程师一起商量仪器的订购事宜,把把关总可以。
接着陆博文就返回家里交代何芸,直接动身去探查皖南的粮道。
换了何芸,顾砚声和她接着逛。
面粉厂的事情何芸很熟了,纱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