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执行力的超高效率,严重威胁甚至早已取代人在社会中的劳动地位。
\n
机器只能是钢铁吗?
\n
人在阅读或者思考的时候,脑海中总会有一个声音出现,即使人并没有开口说话。
\n
这是一种对外界符号的“内化”,不一定得是语言,也可以是手势、图像,触感,是一种思维的载体,没有符号也没有思维,也没有丰富的意识形态。
\n
机器也是一种符号,机器也可以“内化”进人的肉体。
\n
人也可以是机器。
\n
象征界通俗来说,是一种文化形式,任何的文化都可以看作是人类群体的想象集合,实质上并不存在,只存在于人类的思维方式中。
\n
它具备着强大的权威性,调节着艺术、两性关系,人的三观之类的规则。
\n
集体想象的象征界是怎样的,那么以个人为单位也会遭到干涉,而被这样的规则所浸染。
\n
这是人类被机器“内化”的现象,总的来说,是将实用主义贯彻,任何事物都将最高效率运作的机械化。
\n
它表现在如今世界的每一个地方。
\n
这种现象可以扩展到音乐,电影,动漫,新闻,几乎所有的精神交流供需领域。
\n
在这种文化形式下,人类的主体性逐渐被稀释,被当作某种工具或是资源,总之是某种客体,而被加以利用。
\n
冰冷的荧光屏作为意识沟通的管路,以日趋去主观化的思维回路,麻痹着人们的思维能力。
\n
但不能否认的是,这种事物着实的能给予人快感。
\n
观看者基于身份认同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