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紧,我已经迫不及待的就要掏出我的支票簿了。”巴菲特和毕尔盖茨调侃一番,其实也是要问一问毕尔盖茨的意见,毕竟不是小生意。
\n
“毫无疑问是好生意,特别是我们考虑到未来十年,甚至是二十年的长期增幅时,以及华银财团在高科技和电子领域的优势,这种优势最终必然会更大幅度的转嫁到汽车行业。”毕尔盖茨很认真的思考,很认真的回答,示意巴菲特别犹豫,这确实是徐腾在赔礼道歉。
\n
“现在,我们来谈一谈刀具行业的那点事,我为我的公司确定的战略目标是很清晰,我也从未和你们隐瞒,我需要更大规模的同欧洲产业整合,实现华腾工业联合体在中欧的一体化。这是中国传统谋略中最简单的一种战略,至少有两千年的历史,我们称之为远交近攻,和距离远的国家、企业做朋友,和距离近的企业做敌人。在商业上,精髓就在于日韩企业在华的反应速度更快,因为他们和我们一样紧紧依靠着终端市场,而欧洲企业的反应速度更慢。”
\n
“这个基本的商业原则决定了,我们通过入股、控股、收购欧洲企业,以及相互持股,或者是达成更广泛的技术联盟,就能弥补欧洲企业远离市场终端的缺陷,同时,成本和运输上的劣势,也会迫使我们在欧洲的合作者,必须在中国本土生产。”
\n
徐腾的这个远交近攻策略早在银魅计划实施之前,基本就已经成型,直到这两年,他才和毕尔盖茨、巴菲特有过简单的说明,当时是为了劝阻巴菲特支持伊斯卡集团收购韩国刀具巨头特固克,将目标锁定在美国刀具企业铣星和德国汽车刀具巨头高迈特。
\n
巴菲特当时是急于收购特固克,增强在亚太市场的销售额,徐腾从长远考虑,建议不要这么做。
\n
当然,巴菲特最终还是决定收购特固克,但也收购了铣星,这其实是徐腾放弃伊斯卡,转而全力扶持蓝帜,最终由蓝帜收购高迈特的原因,因为徐腾确信中国汽车行业对专用刀具的需求量会远超巴菲特的预料。
\n
同样是这件事,让徐腾更清楚的意识到,世界股神也就这么回事,别太将传奇当回事,老了就是老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