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着宝船冲出险境。
卯时正刻,宝船甲板。
朱允炆望着渐渐消失的星槎洲,手中紧握着从假皇帝身上搜出的密信,信中详细记录了梅花卫与各国海盗的勾结。他转向朱瞻膳,眼中闪过泪光:「此次若不是你,朕恐怕要永远被困在幽灵船里,看着他们用朕的名义...」
「陛下无需自责,」朱瞻膳递来温热的参茶,「真正的天命,从来不是某个人的独角戏。您看。」
他指向甲板下方,水手们正在将「永乐通宝」改铸成「重光宝钞」,铸币匠人中既有回族的铜匠,也有西洋的传教士。春桃抱着幸存的孩童走来,孩子们手中拿着用夜光石碎片拼成的「和平」字样,在朝阳中闪烁着七彩光芒。
辰时三刻,郑和敲响了起航的铜锣。朱瞻膳站在船头,望着海平面上升起的朝阳,山河珏不知何时已恢复如初,珏面上的北斗七星旁,竟多出了一颗明亮的「民心星」。他忽然明白,太祖爷的真正遗训,不是让后世子孙困守皇位,而是让大明的光芒如同星辰大海,永远接纳新的星光。
春桃轻轻拽了拽他的衣袖,指着远处海面:「小王爷,你看那是不是...麒麟?」
波光粼粼的海面上,一头巨大的生物浮出水面,身上的鳞片在阳光下呈现出「民」「心」「永」「乐」的字样——那是郑和宝船的水手们用贝壳拼成的吉祥图案。朱瞻膳笑了,握紧手中的山河珏,听见宝船的龙骨发出与民心共振的轰鸣。
这不是某个年号的胜利,而是一个时代的觉醒。当宝船的风帆染上第一缕霞光,朱瞻膳知道,真正的「重光纪元」才刚刚开始——在这个纪元里,没有天命所归的独裁者,只有千万百姓共同书写的星辰大海。
(第十九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