驼铃声中。
一个身着胡服的少女正在向中原商人请教星石磨制技巧,她腰间的皮囊里装着木骨都束的星石蜜,手里拿着应天府的云锦样本。两人蹲在沙地上,用树枝画出星轮与太极的融合图案,沙粒接触到他们的指尖,竟微微发亮,像是埋下了新的文明火种。
卯时正刻,紫禁城的早朝上。
御史台新任首辅呈上一份特殊的奏折,里面夹着各地百姓用星石碎晶拼成的“文明请愿书”。朱瞻基展开奏折,碎晶立刻在御案上组成“开放海禁”的字样,每个字都闪着不同颜色的光——那是各地文明根系的色彩。
“陛下,”首辅指着碎晶拼成的地图,“民间互鉴已如星火燎原,与其让他们在地下生长,不如纳入朝堂视野。臣请设立‘文明司’,专管中外互鉴之事,让百姓的智慧堂堂正正登上大雅之堂。”
朱瞻基望向殿外,文明港的宝船正在升起新帆,帆面上用荧光颜料绘着最新的根系分布图。他想起朱瞻膳说过的话:“真正的天命所归,不是皇权垄断文明,而是让文明成为万民共有的天命。”
“准奏。”皇帝掷下朱笔,笔尖溅出的墨汁落在地砖上,竟被星石碎晶吸收,变成了一朵十二色的莲花,“即日起,文明司隶属礼部,由文明王兼领司长。另谕:民间互鉴所得,十税其一,余皆归民。敢以‘通番’之名擅加迫害者,斩。”
朝堂上响起一片惊叹,却见朱瞻膳抱着一叠民间申请书走进来,每张申请书都盖着各地行会的印章:“这是应天府匠人们的‘文明专利’申请,他们希望自己改良的星石器物能有专属徽记,就像柯枝的智慧莲花印一样。”
朱瞻基接过申请书,第一张是“李氏酸浆星石磨”的设计图,图上画着一位妇人正在用星石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