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然后史浩替赵眘写了第二封奏疏。
这份奏疏中只是承认了文法错误,跟赵构说要率军作先锋的意思是跟随陛下御驾亲征,护卫左右,正所谓:‘请扈跸以供子职’。
事实正如史浩所预料的那样。
赵构看到第一份奏疏时勃然大怒,甚至都动了杀心,然而看到第二份奏疏的时候才怒气消融,同意了赵眘的请求。
这事还没完。
殿中侍御史吴芾在赵构抵达建康的时候,在朝会时请求任用太子为元帅,去视察军队,以鼓舞士气。
这次史浩还没等赵构发怒,就立即出言:“太子身居在宫中,不曾与诸将接触,各个属官也都是道德先生,如何能办的成这种事情呢?”
这话说得相当有水平。
不仅仅是替赵眘表明了态度,没有染指军权的意思,更是在替赵眘卖惨。
一个太子,竟然连属官都没有配齐,生于深宫中,长于妇人手,连将领都不敢见,如何继承大统?
不知道是不是这番话起到了作用,还是赵构觉得在即便想在禅位之后还能手握大权,也还是要给太子一些权力。或者干脆是在试探。在前几日,赵构下令,让太子遍识诸将,从殿前司开始。
赵眘开心之处也在这里。
自家便宜老爹终于放权了,他终于可以大展身手了。
然而史浩毕竟是有些政治斗争水准的,心中明白赵构的意图。
这位官家必然有放权的意思,否则不会让赵眘遍识诸将。
但他也必然有试探的意思,否则为何不从马上就要回山东的靖难大军开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