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会也开发不出来,还不如由官府组织,种一些苜蓿,这种豆科植物可以在沙质土壤和盐碱地中生长,既可以肥田,又不挤占耕地,而且不用怎么侍弄,长上几个月就可以收割当饲料用。
这套想法倒是与罗谷子不谋而合,只不过施政范围更大了一些。
第二个则是发展海贸,由节度府组织,与宋国展开交易。
至于拳头产品则是朴实无华的食盐。
仅仅海州朐山县就有十几个大型盐场,现在依旧马力全开的生产食盐,如果不找销路,将山东人全都齁死也吃不完这么多的盐。
区别于金国那边放了大羊的治民方法,宋国则是对盐铁贸易掌控力度惊人,两淮盐价十分高昂。
这也就导致了一番奇景,在金国治下,百姓吃盐竟然比宋国百姓要便宜许多。
属实是经济奇观了。
一般私盐贩子搞不过宋国地方官府,现在是山东义军元帅府官方组织去卖私盐,有组织有计划,自然能畅通无阻。
第三个就是开展矿业。
捉了那么多金国俘虏,都是些精壮汉子,哪里能让他们闲着?原本是要到盐场劳动改造,但如今盐场已经接近满负荷,所以要将他们发配到矿场当矿工。
淄州、沂州、莱州都有许多铁矿,从北宋时期就已经有了纯熟的开采工艺,正好适合这些俘虏来发挥余热。
铁器多了,不仅仅可以制造兵器刀剑,更是可以打造农具与铁锅之类的物什,对外售卖。
民事说完了就轮到军事了。
在对外扩张方向上,应该是山东北部主守,只要金军不打进来即可,万万不可攻入河北。
到时候完颜亮与完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