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注书,就是在深奥古书上,添上个人理解注释,使之更易读懂。
\n
《易经》是一部神书,当然需要一点注释帮忙,但他有点怀疑,他爹将注释当成心灵日记在写了。
\n
去年侯览议罪自杀,灵帝改元,族中聊起这消息第二天,他爹注“临卦”知临,大君之宜。五者帝位,大君为二也,宜升上居,吉。
\n
荀柔琢磨着,这意思不就是太好啦,天子终于杀了揽权的阉党啦,天子聪明啦,天要变啦,国家前途光明,大吉大利啦。
\n
之后没多久,宦官指使段熲大肆捕捉抨击时政的太学生,族中议论此事,多为义愤填膺,他爹当日注“萃卦”此本否卦,见灭迁移,以喻夏桀殷纣,赍资涕,未安上也。
\n
完啦,本来就是不卦象不好,天子还听信谗言,简直就是夏桀殷纣一样的昏君啦,国家就要完蛋啦。
\n
这要让人知道,他爹参与谈话时表现得沉静内敛、长者风范,转过背就激情开麦,有损他爹的形象啊。
\n
“家父近来注释《易传》,十分深奥,我还看不懂。”荀柔摸着自己的冲天辫,就有那么一点心虚。
\n
他有点担心,许多年后,拿着他爹《易传》解读的学生们,会被这神奇的大起大落、情绪波折伤害到。
\n
两番皆挫,荀攸仍然不徐不急,抛出下一个话题,“小叔父方才说,蔷薇插地即活,不知出于何书?”
\n
……额,是渡妈百科。
\n
“这个……”
\n
正犹豫该如何回答,一个仆从急步来到水榭,身后跟着田仲。
\n
荀柔偷偷松了口气。
\n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