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你们说着,我来接待,”荀谌飞快顺着树干滑下来,将衣衫一整,走到门口,又是一个风姿翩翩的俊俏郎君。
\n
小吏认识荀谌,对他抱拳,拱手一礼,“荀郎君。”
\n
荀谌在外人面前,很是端庄特体,文质彬彬回了一礼,“程君,不知所来何事?”
\n
“县尊有令,命小人前来收算赋。请问,可还要像先前一般,荀氏诸户算赋和口赋,君家一并交纳?”
\n
“正是,还请稍待。”荀谌一口答应,招了仆从去取钱来。
\n
小吏顿时松了口气,“还是君家明理,今年许多地方遭了灾,天子仁慈,免其赋税,这钱自然只能从没遭灾的地方收,咱们颍川是大郡,人口多,摊派得多些也是应该,那些小民却一点不知朝廷的难处,只知道抱怨推诿。”
\n
荀柔动了动眉梢,忍住将要露出的厌恶表情。
\n
上一位丘县令不说多爱民如子,但也算是清廉方正,他调任后,颍阴来了新县令李君,这位县令原本是商人,贿赂张让侄儿,披上官皮,上任以来,劝农修狱一件不做,每个月准时挨家挨户收一次钱。
\n
算赋和口赋,就是人头税,十四岁以上叫算赋一百二十钱,三岁到十四岁叫口钱二十三钱,这个数说多不多,说少不少。
\n
按标准的五口之家算,一个小儿四个大人,是五百零三钱,如颍川这样丰饶之地,寻常人家都能出得起,但前提是,他按照国家规定年取一次。
\n
荀柔才知道,人头税居然是按次收算!
\n
一次五百零三钱不算多,但一年十二个月,一家就要六千多钱,别说里中其他人家,就是荀氏族中,也不是家家都交得出。
\n
别看如今由于虫灾,粮价上涨,实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