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不久之后,司空唐珍因此坐免。
\n
再转一年,熹平四年三月,天子之前下诏,令诸儒勘正五经文字的工作完成,自此确立官方版本,以及思想统一,暂时结束时了有汉以来,各个学派之间的争执。
\n
天子令蔡邕书写,并命人将之制碑立于太学门外,而这,就是日后闻名的熹平石刻。
\n
碑成之后,许多士人儒生蜂拥入京,抄刻经文,辩论经义,成为一时文化盛况。
\n
不过,同样是这一年,七郡大水,三辅螟灾,就连颍川,粮食也从一百钱三石,长到三百钱一石,一时间千里饿殍,万里赤地,民生凋敝,哀鸿遍野。
\n
……
\n
金秋十月,瓜果正熟。
\n
两年前种下的栗子树,如今已有一仗多高,叶冠飘落之季,正是栗子丰收之时。
\n
像刺猬一样的栗壳成熟爆开,露出栗子紫褐色油润表皮,摇动树干,一颗颗栗子便簌簌的落下一地。
\n
“啊阿善小心!我要掉下来了!”已经接近及冠年纪的荀谌,站在栗子树上摇动树枝,不小心脚下一滑,一脸惊慌失措的攀住身旁的树枝,仿佛马上就要坠地。
\n
已经从冲天辫过度成妹妹头的荀柔,抱着竹筐,弯腰捡着地上的栗子,头都不抬,口中敷衍,“十六兄自己小心,落下来我可接不住你。”
\n
荀谌单手一勾紧树干,在树上稳稳当当的吊住,慌张表情一收,“真没意思,阿善都不会上当了。”
\n
“真是抱歉啊,”荀柔直起腰,向他翻个白眼,“只是,十六兄每次都要玩一回,在下实在不至于愚鲁到这种地步。”
\n
自从小时候有一次,荀谌真的差点从桑树摔下来,荀柔想也没想跑上去,准备自我牺牲接住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