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如果一直不能明悟呢?
\n
好吧,这是傻话。
\n
荀氏固然天下名门,但也并非每个荀家子弟都能成才,实际上,无论在哪,平庸者才是大多数。
\n
伯父同他说这么多话,自然不只是因为他是侄儿,实际上他们这一辈一排排,数量已经奔三了。
\n
如果他只是普通族人,将来伯父大概也不会再找他说这样的话了。
\n
荀绲见他若有所思,而并不着急开口,心里有些满意,“那天县吏来家,我听说你也在,当是听到他的话。”
\n
荀柔点头。
\n
“如今李惟行事如此,”伯父这是连县令都不愿叫了,“你父亲正好趁此事,出门去避一避,两厢便宜,你父亲可以多走几处,颍川各家自有打算,何伯求所愿虽难,倒不是不能达成。”
\n
伯父连结果都预料到了?
\n
也对,颍川诸姓,心愿如何,伯父肯定比何颙更清楚,一个人能否被说服,归根到底是自家打算,绝非只为口舌或是一时灵光。
\n
荀柔点点头。
\n
“昨日,我同何伯求所言,有一句确实乃是肺腑之言,”荀绲叹一声感叹,摸摸他的头道,“我如今年已耳顺,年已衰朽,余年可望,我荀氏的将来,俱在你们兄弟身上啦。”
\n
“伯父身体康健,定能长命百岁!”荀柔立即俯首道。
\n
“父亲!”堂外的荀谌二人,也连忙在阶前下拜。
\n
荀绲摆摆手,“不要如此,人生于世,如同草木,终有凋零,自然之理。当年,我兄弟八人,才名传见郡中,为乡人羡慕,如今你们天资如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