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他让三公替皇帝背锅,天降罪过,就是三公没辅佐好,撤一个下个更乖。
\n
从桓灵时期开始,天灾人祸发作频繁,三公被消耗得格外剧烈,郭太尉也是这么下课的。
\n
灵帝新上任时,朝中许多大佬在建宁初那场灾变中拼没了,廷尉郭僖就给提溜起来当太尉,没多久,就毫无意外的因为灾异被免。
\n
真是无妄之灾。
\n
太尉说起来是全国军事长官,但兵不归他带,将不归他任命,他只负责顾问和监督,说是顾问,郭太尉又没有带兵经验,又没有守卫过边疆,这职位实实在在和他没关系。
\n
但谁让当初孔子有一句“君子不器”呢?这个君子吧,得什么都厉害,什么都能干,就算你郭家世代廷尉,就算你是搞法律出身的,就算你没带兵打过仗,让你干太尉,你也得干。
\n
等到该背锅,就背锅滚蛋。
\n
郭家以律令起家,家传称小杜律,以区别于酷烈的杜律,更注重量刑适宜,从东汉初,郭家就出廷尉,至今已经整整出了六个皇帝才第十一个呢可以说廷尉府,几乎就是郭氏家门。
\n
结果一朝升官,眼瞅着就背锅下台了。
\n
当然,下了台还是前太尉。大户人家,门都修得比他家高阔三分。到门口下车,立即有仆从开门相迎。
\n
进入大门左侧,靠围墙边,是直接用梁柱支撑的一间大棚屋,涂地铺席,屋间上坐一个青年正在授课,下坐百十诸生,有端正坐听,有握着竹简飞笔急书,也有听见动静,转头探望。
\n
这间屋靠门边的屋,就是塾,所谓私塾授课,就由此来。
\n
来郭家上学的诸生,就没有不认识郭太尉的,此时纷纷拜见行礼。
\n
“当”授课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