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东汉之后,十九等关内侯以下,已皆无实际好处,只能在宴饮时排个座次。
\n
为了鼓励大家为国尽忠的积极性,于是,又在关内侯之上,出了新的亭侯、县侯、乡侯,都是有食邑,但不治民。
\n
当然,无论如何,食邑毕竟是好事。
\n
但事实上,大家很快意识到,根本没用。
\n
皇帝近臣,纵使没有实封,也能随意侵占民田,而爵主若是家族衰落,即使有封,也未必能拿回钱粮,甚至直接被人夺去。
\n
至于爵位的其他利益,也全看此人有没有官职,是否得天子重用,而一个人有官有权,又何需爵位?
\n
最后,爵位渐渐就沦为荣誉和象征。
\n
就像他,许多年没回过颍川,阳城侯这个爵位,他自己都几乎忘记了,但自前年孙策拜为颍川太守,他已经连续两年收到阳城贡赋还是按一万户算的。\n\n\n\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