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兴国寺”。
这不是一个普通的民间野寺,皇亲贵胄乃至官家、太后都到寺里礼佛,这也是无畔一个小和尚都无惧姚家这样无权无势的小官的原因。所以兴国寺敢贷款便不怕借款人不还。同理,这笔债也没有任何商量余地,不想失去房子、还想在大宋境内生活,姚家就得按时还“房贷”。
古今中外,房奴皆苦矣!
姚如意一边想着这些,一边将手指藏在袖子里,指尖下意识在空中轻微划动,在心里列公式复核无畔说的欠款数额对不对。
已知本金800贯,年利率5%,那月利率大概便是0.42%。贷款期限15年,还款月数=15×12=180月,又可得每月还款额≈6.375贯。姚爷爷还了八年一共96月,那剩余期数便是84月。按照等额本息的还款方式来算,姚爷爷已经还掉了本金加利息大概612贯。
那剩余欠款本金利息大约还有535贯。
再核算这仨月的欠款,四舍五入按每月6贯3的月供计算,正常要偿还的欠款约19贯,但按照契书所写的契约,寺庙还有断供罚息,三月罚息也有16贯余左右。
姚如意默默地算了出来。她虽然读书读得断断续续,但数学一向很好,而且她生病这么多年,外婆卖过房,也去银行抵押过小货车,对这些贷款算法,她实在太熟悉了。
所以,无畔一开始报35贯800余文,倒也没算错,没坑人。
姚如意弄清楚了,便干脆地回屋给他拿钱。
姚爷爷藏钱的地方原主是知道的,就在柴棚底下的墙砖里。
里头有碎银子也有铜钱,还有两张二十贯一张的交子。姚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