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之外,孤身前往还正是十余万“叛军”盘踞的“匪巢”当中。
当初孙可望提出要“天子亲至许诺方可”时,他就觉得有些不忿,说到底,孙可望还是不想履行当初张献忠留下的“归附明廷”的遗言,和初到贵州时,四人达成的“联明抗清”纲领。
李定国是个优秀的军事领袖,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是一个政治白痴。要知道,在历史上,孙可望和李定国的矛盾中,最后是以李定国得到全军拥护成为南明军事统帅而孙可望灰溜溜的逃走,投奔清廷作为结束的。
如果只是一个只知打仗的武夫,怎么可能玩得过孙可望?
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李定国本人的能力与威望。军队,尤其是这种由四面八方各色人等一起组成的义军,真正能让人服气的还得是硬本事。
十七年前,出生在贫苦人家的李定国为求一口饭吃,便加入了张献忠的起义军。
那一年,他只有十岁,还是一个没有战马高的小屁孩。
但仅仅七年之后,这位只有十七岁的年轻人就已经成为张献忠麾下统领两万大军的重要将领!
到了崇祯十七年,他正式成为西军张献忠唯四的义子兼方面军统帅时,不过二十四岁而已。
从这个履历上,你就能看出他的军事指挥能力到底有多彪悍。可以说,在大西军中,李定国三个字,那就是攻无不破、战无不胜的象征!
无论是当初与镇压的明军打,后来和南下的清军打,李定国每战必亲冒矢石,奋勇当先,英勇无比,被人称为“小尉迟” 或“万人敌”,麾下军士就没有在敌人手中吃过几次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