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军火炮损毁高达三十三门,超过四分之一,伤亡二百余人。
可以说,在过去,国内战争中,明军还真没在满清那里遇见过这般顽强的炮兵,相较而言,昔日尚可喜、孔有德之流训练出来的所谓红夷大炮,简直不值一提。
当然,主要原因还是由于棱堡建筑的特殊性
围城之时,郑成功已经上疏向枢密院反应了棱堡问题
一则,认为海军应当装备部分攻城重炮,以应对日后可能的,和东南亚地区西洋人棱堡作战的情景。
其次,便是认为这东西大明也可以仿制
如果能在西域、漠南,东南亚地区修它十几座,再装配上百门火炮,简直是易守难攻。
同时,对热兰遮的围城战斗,经过十几日后,终于迎来了最后一战。
八月十三日,确定荷兰人的火炮已经基本丧失反击能力后
海军步师两个营,六千将士,以厢为单位,分为六支,准备攻城
之前围城炮战的这十来日,步师也没闲着,制作了简易攻城梯和器械
棱堡的城墙并不高大,所以并不需要什么庞大的攻城器械
八月十四,中秋前一天
明军正式发起攻城
先是近百门火炮同时奏响,对着荷兰堡垒表面一片覆盖后
六千将士按照预定方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