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旧地,又成为了南京城内,和江南士子的议论热点。
因为当初公布的《幕府山朝会简要》中
有关礼部的报告内容里,有这么一条
“礼部规划,于光烈十年以前,基于全国现有的小、中学堂教学体系,重建国朝最高学府。”
这不是简单的重建过去的国子监
而是明确言道,是基于现有的中小学堂,设置的更高一级学府,也就是大学。
关于大学的建立,对于现在的朝廷而言,可谓是水到渠成,而并非是朱由榔脑袋一热的临时想法。
为什么呢?
因为自光烈四年,教育改革以来,用了近六年的时间,朱由榔已经把上下游工作都奠定了基础。
下游,光烈九年,全国小学堂总数超过一千八百所,中学堂近两百所,有已经成型的中、低级教育体系,为大学提供素质生源。
上游,翰林院改制,新成立的格物院、策研院,作为大学毕业生的进一步进修,和科研、就业单位。
就缺中间这一级,也是十分重要的承下启上的存在。
仗打完了,财政终于能抽出大把银子,投入到国民经济和民生、教育等等领域的建设当中。
小学堂完全是皇家出资办的,中学堂则是内帑和财政合资
而大学,作为有行政级别的国家教育、科研机构,自然就不能是皇家私产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