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体紧随在军队身后,开拓市场,壮大实力。
而光烈八年以后,战争结束,国内市场,从空间上来说,已经趋于饱和
与此同时,朝廷又调整了政策,由于战争结束后,朝廷已经没有了过多的财政需求,故而对于海贸的重视程度开始有计划的减轻。
也就是,不再着重的鼓励对外商贸,虽然依旧保持开放,但开放规模不再扩大。
于是乎,国内商业群体,尤其是海贸相关的商人,又进入了下一阶段,兼并整合。
过去一盘散沙,各显神通的商业群体,开始重新融资、重组、并购
形成中大规模的实体企业
可以说,此时的大明海商们,相较于欧洲的同行,或者以前郑芝龙一类老一辈亦商亦盗的旧式海商,已经变得“文质彬彬”起来。
但这并不能消解,这个时代,海贸商团,天生具有的武装和暴力性
在风帆战舰时代,一个国家的海商,天然就是海军的预备队
这倒不是说,国家有什么强制手段来命令海商们为自己征战
而是因为,他们本身就有为了保卫自己商业利润,而付出一切代价的冲动
相较而言,海军,更像是海商利益的代言人而已
广州市舶司
洋务院拆分以后,市舶司系统,归通贸署统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