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流如注
大明海军将领和士卒,普遍都比较年轻
不仅是海军都督郑成功,如黄昭这种中层将佐,也不过二三十岁
这还是他第一次指挥如此的大规模的海战
当然,郑成功交给他的任务,并非是要凭借眼下看似“庞大”,实则乌合之众的数百艘武装商船,就能吞下面前的荷西炮舰。
而是尽可能的打乱对方的部署
风帆炮舰时代的海上战争,与同时期陆地上的线列步兵比较相似
都是一种几何学和意志力的比拼
简单来说,对于炮舰而言,只要能尽可能的维持横列队形,哪怕只是最简单的一字长蛇阵。
而郑成功明白,如果只是比拼火力,大明海军并不占上风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先扰乱荷西联军的阵型,最好能用“船海战术”将对方切割成多个碎片,独自为战。
届时,作为主力的海军炮舰再于众多武装商船的掩护下,捉对与敌方炮舰近身搏斗。
这样,敌方在火力上的优势,就会被大大削弱,不得不陷入一对多的接舷战中来。
到时候,明军船多、人多的压倒性优势,便能彻底砥定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