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文人骚客,对贾似道的描述完全就是中兴名臣的形象。
正舜庭之喉舌、为周室之股肱、云台将相之才、力扶汉鼎等等,都是晚宋时人赞扬贾似道的记录。
但丁家洲之战大败后,贾似道的声望就发生了两极反转,从周室之股肱变成了汉室之董卓,而如果在史册当中细细翻一下就会发现,在丁家洲战败之前,宋度宗登基后就开始逐渐有了讽刺贾似道的诗作。
而这也不难推测,一个是因为宋度宗是由贾似道所拥立,贾似道由此权势更进一步,大权独揽的他并没有做到最初的“欲行富国强兵之策”的志向,对外政策日趋妥协,这是民间的影响。
另一个就是此时“公田法”和“打算法”都已经推行了两年,无论是军队还是地主当中都骂声一片,这是权贵阶层的影响。
宋代修史,是由起居郎记《起居住》、再被整理成《日历》,再被编为《实录》,最终成为《国史》,而这也是元朝修史的主要依据。
但元代史官苏天爵也说过,理宗度宗两朝记录最不完善,理宗一朝尚且有《日历》二三百册,度宗一朝干脆一本都没,因此宋史当中的贾似道有着元代史官的加工成分。
比如《贾似道传》当中记载汉阳时,吴潜命贾似道移驻黄州被贾似道认为是想要害自己,故而怀恨在心最后报复,看起来小肚鸡肠;但《理宗纪》和《宋季三朝政要》则是明确记载了贾似道途中遇蒙古骑兵,全靠护送的精骑拼死才没让贾似道嘎了。
比如理宗时董宋臣、李忠辅这样的权宦乱朝,贾似道接任宰相之后顺应朝意最终将其尽除,当时朝堂内外皆拍手称快,但《贾似道传》最终补了一句“进用群小”使得贾似道打击宦官外戚行为的性质发生了改变。
另外,《宋史》当中称贾似道鄂州之战时想要与忽必烈议和,由此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