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这昭烈帝之难题,标儿可有建议?”
〖刘备:吾等勠力同心,将勇而不畏死,于建安十九年连破曹贼诸部;谋无遗策,已擒曹矣。
刘备:既得光幕垂青擒曹,备自不可贪功,故而于此相询,将置曹操于何地?〗
被老爹如此说,朱标也果真移开了注意力,开始思考这个问题。
《三国志》是老师曾让他读过的,曹刘之争曾让朱标也慨叹万分,孙氏的坐断江东也令朱标难评对错。
但那时读书读得饶有兴趣的他,是从没想过有一天能参与决定魏武帝之命途。
“建安十九年……曹操已年逾六十。”
朱标心下算了一下,稍稍沉默了一下,随即低声道:
“汉既已兴,儿以为当依汉律,褒其功,责其罪,依律而治方不失国法。”
“儿更以为,昭烈帝能平曹兴汉,所依者,民心也。”
“只要民心不失,曹操是存亡又有何异?不若的依律而来以全国体。”
不出所料,老父亲几乎是立马就皱起了眉头:
“曹操不死,事后若再生祸患可就追悔莫及!”
“这昭烈帝虽仁善,但于此事还是滥好人了一些,于军阵上直接将其斩于马下多干脆?”
朱棣唯恐天下不乱似的也跳过来发表意见:
“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