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此前也说过。”
朱标拿不准父亲的态度,但本着预防的态度还是先安抚两句:
“胡元庸政以百废祸天下,大明自该兴政以恢复。”
“既是兴政,则自该正不法以肃朝纲清天下,难免多有谤言。”
对大儿子的话朱元璋暂时沉默,这等简单道理他自是知晓的。
而此时,方才汉将赵云写在光幕上的话被重新记了起来:
“切勿急躁……”
轻吸一口气,朱元璋面对着儿子的目光摇摇头正色道:
“朕不急躁,所为之事本就该录于史书为后世鉴,赞誉谤讥也本在意料之中。”
说着明天子反倒是笑了出来:
“唐太宗曾常言,以史为镜可知兴替,而前帝鲜有能知其定论者,如此算来咱应该高兴才是。”
说是这样说,但紧接着光幕开篇之言就让朱元璋面色上失了笑意。
【如今咱们论述的封建时代帝王成就,对其中功高者,往往会常用千古一帝之词。
这个评价称号是明时思想家李贽所造,用于在其作品《藏书》中对秦始皇盖棺定论。
有其首创,才有后来其他人泛用,比如同时代的文人王志坚在其作品当中就效仿,称李世民为“真千古一帝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