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志在恢复华夏的,朱元璋自然是会支持科举制的,在洪武三年时就已经正式昭告天下行科举选拔人才。
但还是新手皇帝的朱元璋很快就发现,科举选拔出来的人才与他的期望完全是两码事。
“有司所取多后生少年,观其文词若可与有为,乃试用之,能与所学措之于行者甚寡”
实际上这也不令人意外,毕竟科举士人眼高手低是宋朝就已经发现的通病,而北宋百余年的三次兴学都没太好的改良方法,甚至发展到宋徽宗时强行废了科举都无济于事。
按理来说这也不算什么大事儿,但一场北伐失利,使得朱元璋改变了想法。
洪武五年正月昭告天地之后,朱元璋正式发动了第二次北伐,前后绵延十一个月之久,最终以中路徐达败、东路李文忠平、西路冯胜胜而告终。
因古史有为尊者讳的缘故,《明太祖实录》中对此战描述仅有“与虏战失利,歛兵守塞”九个字。
但根据明朝谈迁所著的《国榷》以及董复所编写的《弇州史料》中对此战的记载,再合《蒙古黄金史》中的记载相互照应,还是能初步还原出来此战的前后经过。
中路军毫无疑问是真正的主力,而扩廓帖木儿(王保保)面对明军的来势汹汹,一直都在有意的诱敌深入。
仅仅面对蓝玉所率的先锋军就不断的败逃撤退,而蓝玉立功心切也丝毫不停歇的持续追击,从他发回来的战报来看,二月底刚在野马川击败元军,三月中旬就已经收到了先锋军在土剌河小捷的消息。
这两处战场相距五百公里,即便是减去传令官送信的时间,也能得出蓝玉仅用二十天时间就追击了五百公里的事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