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就算真犯了什么事儿直接往勋贵身上一推,勋贵再往铁券上一推不就完了?你朱元璋自己的丹书总不能不认吧?
这个想法在现在看来不免有些天真,毕竟咱们从小就知道了一个再浅显不过的道理:
最终解释权归主办方所有。】
朱标听得出来,按光幕这说法,后世人皆知胡惟庸之事是老爹为了废丞相之职,而处心积虑设的局。
但对他们这些身处洪武十四年开端的人来说……朱标环顾一周,轻而易举的从弟弟们眼里看出了同样一个想法,不过这个想法多少有点大不敬,有点不太好真的诉诸于口。
可即便是如此,朱标也不免与其他弟弟一般,用着一种全新的眼光打量明天子:
老爹竟这般阴鸷…处心积虑…蓄谋已久…啊呸呸呸,竟如此运筹帷幄!
不过被注视着的朱元璋暂且浑然不觉。
对自己身后评他此前也是知晓的,但与古贤帝被放在一起比较,尚且还是首次。
于是仔细从那书旁批注辨认出来涉己之名的评价后,朱元璋心里也不免发出了与此前李文忠一样的感叹:
若是岭北能得胜就好了。
如此或许还真能以用军与唐太宗相比而冠帝王之首也。
岭北若胜,则残元一战而殄灭,健儿们不用白白冻毙于漠北,良马亦无损的情况下,以大明之军力未尝不能再梳理朝鲜与倭国之事,或许就不必被后世挂念,或许大明之国祚就能因此再延续个数百年,或许……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