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不老,既不愿学萧何一般自翦羽翼,也不似房玄龄一般鞠躬尽瘁,更没学李靖闭门谢客安心搞创作,反倒是将淮西集团的首领地位经营的愈发稳固。
李善长最终翻车的直接原因是因为七十七岁这年,没有半点行将就木样子的李善长跑去找汤和借了三百卫卒,打算用来打下手修善庭院,汤和在应允之后,又偷偷禀告了朱元璋。
开明勋贵当中,汤和的文治武功都不是最出色的,但绝对是最特殊的一个,作为发小兼兄弟兼创业导师以及后补的国公,这位可以说是老朱的铁杆心腹,老李的这个举动多少有点不拿自己当大明国外人的意思。
而如果再回头打量“和密以闻”,这四字便又相当的意味深长,若非汤和告密,这件事老朱究竟会不会知道,其中隐含的可能性相当耐人寻味。
随后就是又过了一个月,大明京师开始将有罪的发配戍边,李善长为自己亲戚丁斌求情希望能免罪,最终惹得朱元璋大怒,将其治罪,结果丁斌就供出来李存义是胡惟庸亲密战友,最终牵连到了李善长,因而身死。
李善长作为胡惟庸的引路人兼淮西集团首脑,两人所谓的“密谋”肯定是有的,但多半跟谋反并没什么关系,但的“党同伐异、排除异己、操纵朝局”等内容是少不了的,这些对老朱来说实际上已经等同于谋反,差别不大。
另外最重要的当然就是年龄,对朱元璋来说他即使有自信活的过父亲也多不了几岁,洪武朝终归已经走入了暮年,已经需要考虑后事了。
而李善长77岁依旧活蹦乱跳,朱元璋不敢赌李善长活不到87或者97,心态变化之下最终痛下杀手。
这里需要澄清一下,李善长全家七十七口尽被诛杀的说法于明实录无考,而且七十七这个数字也很像是编造的,这个消息更像是晚明段子手讽刺朱元璋捏造出来的,最终被清修明史给抄了。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