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是因为这些缺陷,才有了两人后续的合作。
至于后面两人的研究方向出现分歧……
主观方面,自然是楚迟的个人意愿,以及他的立场导向决定的。
而客观方面,也是楚瑶认可他改变路线的真正原因,还是因为,在当时那种情况,“意识剥离技术”在对自然畸变的统领级畸变者的剥离手术,始终都无法成功。
不是“容器”的承载能力和匹配度不够,就是畸变者本身的意识不可控性,根本走不到被“H-EV-001”引导的那一步。
至于为什么2023年的蒋浔光无法剥离成功,2029年的蒋浔光却成为了唯一成功的案例。
楚瑶猜测,一方面是末世之初,楚迟在短期内制造的“容器”本身并不成功,
另一方面……应该是她的存在,对蒋浔光的畸变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改变。
毕竟,在原来那条时间线,蒋浔光不仅是统领级畸变者,他的畸变器官也比现在这条时间线的他更多。
而这条时间线的蒋浔光,熬过了七八年的畸变期,“远航”应该也在这些年里,尝试了不少数量的“容器”。
用华夏的古话来说,就是天时地利人和,都占了一点。
但是对于此时即将开启星际旅行的“远航”来说,“意识剥离技术”显然并不符合“远航”的‘国情’。
楚瑶接着楚睦上面的话,反问:“既然知道这些缺陷,说明你心里应该很清楚,‘意识剥离技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