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
“产学研成果转化”
展区,那里陈列着学生们与企业合作开发的环保专利,从可降解塑料到空气净化无人机,每一项成果都像一把钥匙,试图打开第
29
章里那个被污染的世界。
九、星轨下的意识联结
科技节的最后一个夜晚,金戈、黄琳和张昊站在星轨科技大楼的天台。远处城市的灯火与头顶的星辰交相辉映,楼下传来学生们讨论实验数据的欢声笑语。张昊指着天空某个方向:“金老师,您看!那是不是紫茎植物组成的
Ω
符号?”
金戈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几颗明亮的星星恰好连成那个熟悉的符号,在夜空中闪烁着神秘的光芒。他想起母亲意识体传来的最后一句话:“所谓社会责任,是让每个生命都成为地球的神经元。”
如今,这些与高科技企业紧密相连的教育实践,不正是在构建这样的
“神经元网络”
吗?学生们通过实习接触前沿科技,企业通过学校获得创新灵感,科研成果通过教育转化为守护世界的力量,而第
29
章里的危机记忆,则成为警醒后人的
“神经突触”。
黄琳轻轻握住金戈的手,她的银镯在星光下泛着柔和的光。“你知道吗?”
她轻声说,“今天有个学生问我,为什么我们要学这么多看似与生活无关的科技知识。我告诉他,因为知识本身没有善恶,但掌握知识的人可以选择用它来制造污染,或是净化世界!就像紫茎植物,既可以是危机的象征,也能成为环保的工具。”
金戈低头看向自己的掌心,那里似乎还残留着按下量子芯片时的微颤。他知道,厦夂一中与高科技企业的合作才刚刚开始,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实验室揭牌,更多的专家讲座,更多的学生在科技前沿探索。那些关于污染与救赎的记忆,将如同量子纠缠态般,永远与此刻的教育实践产生共振,提醒着每一个人:当科技与教育深度融合,当知识拥有了社会责任的温度,即使是最微小的意识光点,也能照亮整个世界的未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