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忧和心疼都化作了无声的支持。她懂他,懂他这份近乎执拗的坚持背后,那份源自两世灵魂的沉重救赎。
周末,第一批数字化教室的设备终于艰难地运抵滨海镇最偏远的礁石村小学。没有平坦的公路,金戈和洪龙、张海、李林颖等几个男老师,硬是带领着村里自发组织的青壮年,肩扛手抬,喊着号子,一步一滑地把沉重的电脑服务器、投影仪、成捆的网线以及那台轰鸣作响的汽油发电机,从泥泞坎坷的山道上运进了那间唯一稍微像样点的、充当教室的祠堂。汗水浸透了每个人的衣衫,泥浆溅满了裤腿,但没人抱怨,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原始而热烈的、开天辟地般的干劲。
安装调试的过程同样充满波折。洪龙带着几个懂点电工的村民,在布满灰尘和蛛网的祠堂横梁上爬上爬下,架设线路。发电机轰鸣着,喷出呛人的黑烟。调试信号时,风雨突至!狂风卷着豆大的雨点,疯狂地抽打着祠堂陈旧的木窗棂,发出令人心悸的呜咽声。刚刚接通的卫星信号接收器在狂风中摇摇欲坠!屏幕上的画面剧烈地抖动、扭曲、布满雪花!
“稳住!洪老师!稳住接收器方向!”金戈浑身湿透,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对着房梁上同样成了落汤鸡的洪龙大吼。祠堂里光线昏暗,只有发电机和几台设备指示灯发出微弱的光,映照着几张焦急而专注的脸庞。
“妈的……这风!”洪龙死死抱住冰冷的金属接收器支架,身体在风雨飘摇的房梁上努力保持平衡,手臂肌肉贲张,青筋毕露,咬牙切齿地对抗着狂风的撕扯。
就在这紧张到令人窒息的时刻,一个头发花白、穿着洗得发白旧中山装的老人——礁石村小学唯一的、教了四十年书的刘老师,颤巍巍地端着一个冒着热气的搪瓷盆走了进来。盆里是刚煮好的姜汤,浓烈的辛辣气息瞬间冲淡了祠堂里的潮湿和机油味。
“老师们!金老师!歇歇手!喝口热乎的驱驱寒!”刘老师的声音苍老却洪亮,带着海边人特有的爽朗,“多少年了!这破地方,总算……总算有点新东西的响动了!好!真好!”老人布满皱纹的脸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