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完,吩咐人把耶律仁先等人带下去,关押起来。
众人出去,杜中宵对富弼道:“此次幽州俘虏的契丹人中,有不少的汉人大臣。如何处置,朝廷还没有旨意下来。太尉以为,应该怎么做?”
富弼沉吟一会,道:“既然是契丹大臣,与契丹人一样处置即可。不过,这些大臣中,颇有些有用之才,若是弃置不用着实可惜。这些人,虽说是汉臣,可从他们出生,这里就属于契丹,又有什么办法?”
杜中宵道:“话是这样说,可若是不惩罚,会给人闲话。虽然自出生起便就在契丹境内,他们可以不做官吗。做了官,当然就要承担做官的责任。依我之见,除非是特旨,还是把这些人弃置不用的好。不连累他们的子孙,已是朝廷恩典。若不然,那些及早回归朝廷的人,如何心服?便如马怀德属下,有一个师主孟党,便就原来是幽州人。去年他带着人南下,然后进军校,今年在乾宁军多立战功。像这种人,才是要重用的。重要孟党这些人,给别人做个榜样。”
富弼道:“太尉说的是。只是许多大臣弃置不用,觉得可惜而已。”
杜中宵摇了摇头。有什么可惜的?这个世界,什么人才都缺,就是做官的不缺。不说这些契丹大臣负什责任,他们曾经在契丹为臣,用了之后,就有无穷麻烦。还不如一切弃去,整个幽州地区全部重新开始得好。重新来过,以前的一百多年就此忘了吧。
幽州地区汉人最多,其次是渤海人,数量也不少。契丹是一国两种制度,汉人用汉法汉俗,契丹人用胡俗。渤海人是跟汉人一样,用的汉法汉俗,跟汉人一样看待。实际上,在宋朝之后,渤海人也就不存在了。契丹国内的民族,最大的有四个。除了契丹人,还有奚人、汉人和渤海人。契丹人和奚人的关系非常密切,习俗也像。汉人和渤海人的关系很密切,习俗也像。
占领幽州之后,对这里的治理,与内地还是有一些区别的。不过,杜中宵不想照顾这些区别。奚人就作为契丹人看待,渤海人直接当作汉人,省却无数烦恼。现在朝廷的财力,有底气这样做。而这样做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0页